《CEO 日记》:全球顶尖睡眠专家Matthew Walker专访系列(3)

如果你也是一个喜欢睡觉的人(读起来怪怪的),你是否和我一样,也喜欢“做梦”的部分。

记忆犹新的童年梦境,有骑着扫把飞行、途中经过现实中常常去光顾的老夫妻小卖店,店旁边有一棵树,树上有传说中能带来幸福的“青鸟”(和邻居借来的绘本《青鸟》令我念念不忘……)。

有和小伙伴们约好要去打恐龙(是真的恐龙,武器是衣架,这个梦就是这么荒诞)……

只可惜,年龄越大,这种充满奇趣的梦越来越少了。

但我依然向往着在睡梦中抵达各种「不思议」,毕竟,它本身也是我们度过的一段活生生的时间

更何况,在Matthew Walker看来,梦境有着“实用”功能:“你带着零散的拼图入睡,却带着拼好的图案醒来。”

由Steven Bartlett(史蒂文·巴特利特)制作并担任主持人的著名博客系列「CEO 日记」,在2023年3月采访了Matthew Walker。

后者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教授,同时也是该校人类睡眠科学中心的创始人。

Steven Bartlett:有没有什么事情,是你觉得很有趣,但我们还没讨论到的?

Matthew Walker:嗯……对我来说,和睡眠一样令人着迷的领域就只有这个——梦境。

我们提到多次的快速眼动(REM)期,它是一个眼睛会快速、来回移动的睡眠阶段,同时,它也是梦最生动的时候。

而这个阶段的梦境有着独特的功能,其中一个直接关系到你的日常工作,那就是:创造力

你也许知道:在深度睡眠中,大脑会把记忆从临时寄存区(海马体)转移到长期储存区(新皮层),并且加固这些记忆的神经回路,就像做了一次“永久备份”。

然而,睡眠的智慧远不止于此。

在REM睡眠期的梦境中,大脑会把你新近学到的零碎知识串联起来,不仅如此,它还会调取你过往的“知识网络”、触发新旧记忆的联动。所以,第二天醒来时,我们得到的是一个“更新”过的大脑。

就像炼金术般,梦境把看似毫无关联的信息融合在一起,而且,这种不合逻辑、天马行空的融合,往往能激发新的洞见和创意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某个清醒时无解的问题,在充足睡眠之后却有了思路。

所以,不要再熬夜盯着问题了。

Steven Bartlett:刷刷 TikTok 之类的社交媒体,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睡前习惯。但蓝光其实很影响睡眠?

Matthew Walker:绝对的。

哈佛医学院做过一项很棒的研究,ta们发现,睡前在 iPad 上阅读,相比在昏暗灯光下读纸质书,前者会推迟入睡时间,换言之,人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入睡。

因为,蓝光给大脑制造了一种“还在白天”的错觉,而这会导致*褪黑素的分泌被延迟。

即便停止了 iPad 阅读,被打乱的睡眠模式仍会持续好几天。就像药物有个残留期一样。

澳大利亚一位出色的睡眠科学家 Michael Gradisar 对这个研究进行了补充,他说,这些设备之所以干扰睡眠,更核心的原因在于它们的设计机制——争夺用户注意力。Michael 的观点是,相比蓝光,这些设备对大脑皮层的激活可能才是它们对睡眠更有害的地方。

那么,作为一个睡眠研究者,我只能分享我的一点经验。例如,我自己是不会把手机带进卧室的。我通常把它放在厨房里,直到早上才看。

如果你习惯了把它带进去,那也无可厚非。这是我从我朋友 Michael Grandner那儿“偷”来的。他是亚利桑那大学「睡眠与健康研究」项目的主任。他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则:如果非要把手机带进卧室,那就只能站着用。大约6、7分钟后,你会想“我还是坐下吧”,而一旦屁股和床接触,就得把手机收起来

Steven Bartlett:我很好奇,睡眠不足和身材管理之间有联系吗?我请过不少健康专家来上播客,但还没有人具体谈过。

Matthew Walker:当然。在睡眠科学里,这是我们最清楚的一种关系之一,可以分成3个部分来解释:

首先,在人体的“食欲调节激素”中,有两个值得重点关注:瘦素(leptin)和饥饿素(ghrelin)。当你的身体释放饥饿素时,大脑接收到的信号是:我很饿,我要吃东西。反之,瘦素的分泌是在向大脑传递“饱腹感”信号,“够了,我不想再吃了。”

Matthew Walker:在一项早期实验中,科学家把参与者的睡眠限制在6小时、5小时甚至4小时。ta们的发现是:

参与者体内的瘦素(简单粗暴地理解为:抑食欲激素)水平下降了约18%,而饥饿素(促食欲激素)分泌却增加了约28%,整体饥饿感上升约26%。这几乎是“双重惩罚”:缺乏充足睡眠一方面削弱了你对“饱腹”的感知,另一方面又告诉你:我还很饿。

结果是,你会比平常吃得更多。

具体而言,睡眠不足的人平均每餐会多摄入大约 300 到 400 卡路里。不仅如此,你会尤其渴望高热量、易发胖的食物,如碳水化合物、面包、披萨1

其次,我们想知道大脑中发生了什么,于是找来一组健康的受试者,做了两次实验:一次让ta们睡足8小时,一次则让ta们整晚熬夜。

第二天,这些人需要躺进 MRI 扫描仪里,给各种食物的图片打分。打分依据是,你此刻有多想吃它。当中有冰淇淋、巧克力、披萨,叶类沙拉、坚果和蔬菜……

实验发现,缺觉时,我们的「奖励中枢」——这个大脑中更原始的区域——倾向于对高热量、不健康的食物反应更强烈。此外,前额叶(负责控制冲动的区域)也“下线”了。

因此,在自助餐面前,比起蔬菜,我们更有可能因觉得“那块炸鸡太诱人了”而扑向它。而这在神经科学里叫作“享乐(欲望)性进食”

Matthew Walker:第三,除了激素,人体内还有一种物质会提升我们的食欲,那就是内源性大-麻-素(endocannabinoids),它是一种类似于大-麻的化学物质。研究发现,睡眠不足将使得这类自然存在于人体内的物质含量飙升 20%不止。结论就是,你的食欲会大大增加。

这三个机制加在一起,解释了缺觉和发胖(腰围增加)之间的潜在联系。顺带一提,如果你在这个期间通过节食的方式减肥,那么你减掉的体重里有 60% 会来自瘦体重,也就是肌肉,而不是脂肪。

Steven Bartlett:哇,我真的很震惊。

睡眠真的很重要,我彻底信了。在访谈尾声,还是那个问题——有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立刻去做,今天就开始,来提高自己拥有健康、深度睡眠的机会?

Matthew Walker:我会提倡大家去养成好的「睡眠卫生」习惯。

与其纠结,这个新的天然助眠补剂怎么样?然后花上40英镑去买,不如先试试这些经过验证的方法:

  • 规律性。

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段上床、在相同的时间段起床,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周末。因为,我们的大脑天然偏好规律,而这种规律性能让它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:让你不仅睡得好、而且睡得足。

  • 充足的黑暗。

现代化让明亮的光源唾手可得,却也把必要、对睡眠有利的黑暗渐渐驱散出人类的世界。所以,我会建议,在睡前1小时,根据个人的睡眠状况,把家里一半、甚至3/4的灯光调暗或关掉,当然,我完全不建议大家在这时候摸黑走来走去,那不安全。

连续一周这样做做看。你会发现,人在黑暗之中更容易犯困。它就像一个信号,触发了我们大脑中和睡眠有关的一系列反应,暗示“是时候睡觉了”。

  • 温度。

大多数人的卧室温度其实是偏高的,而理想的睡眠温度大概是65到68℉(18到20℃)

关键在于降低体温。当你的核心体温和脑温逐渐下降,睡意会随之而来。这也是为什么人在偏冷的房间比在偏热的房间里更容易入睡。你可以穿厚袜子,甚至用热水袋都没问题,但卧室的整体环境一定要凉爽、黑暗,像洞穴一样。

  • 30分钟法则。

我们之前讲过:如果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还睡不着,就起身去做点别的事情

然后,还有两个点,一个是咖啡因,我们也聊过了;另一个是酒精,我们还没提,但我先下个结论——酒精绝对不是助眠工具,它充其量只是镇静剂,让你暂时昏迷过去。

不仅如此,喝酒后人的睡眠其实会变得碎片化,你会频繁地醒来,但大都太过短暂以至于你未必记得。酒精还会严重抑制你的快速眼动睡眠(REM),而这一阶段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。

当然啦,如果你今晚很开心,很想喝一杯也没问题,只要心里有数——今晚的睡眠不会太理想。毕竟,你也要享受生活嘛。

  1. https://www.uchicagomedicine.org/forefront/news/sleep-loss-boosts-appetite-may-encourage-weight-gain
    ↩︎

Leave a Reply